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八月份 集體創作 慢慢地 飄起來



 2025年八月份的集體創作  完成了 


作者:黃麗靜/陳淑惠/曾美惠/楊琇婷/楊德英/翁慧真

組合者:陳翠華 


回朔今年五月25日 當天異常涼快 攝氏21度 很特別的溫度

與例年來的五月份動不動三十度以上 比起來 令人難忘 

事實上 這是突然降溫 前面幾天  世壯運賽道上總是高溫或是午後雷陣雨 沒想到 半馬公路賽這天會是這麼涼快的日子 

最初 我報名了這場半馬路跑 身為台北市民 實在應該鼎力支持  不過 後來查了一下往年五月下旬的溫度 又讓我打了退堂鼓 決定上網取消報名資格....

彷彿早有天意  同一天 特別講習承蒙同學們的支持  順利開課 很幸運在5/25 5/26兩天順利完成.

課後的作業 陸續有多人進行中 但依然沒見到任何人完成作品

十一月  友好會的展覽作品募集的尺寸是100公分以上 對沒有壁飾創作經驗的人而言  確然有門檻 

一直到六月中,我在群組裡發起活動 目的是刺激學員們早日完成作品,同時,將尺寸可能不到100公分的若干個小壁飾組合成一個尺寸夠參展的大壁飾,

一個壁飾由多人完成,不亦樂乎.

一個小小的想法,竟然得到多位學員支持,不但花時間重新整理上課所學,每個參加者都把小壁飾認真完成,準時交出.

我的課程裡,沒有精確的稿子,學員必需靠自己把整個小壁飾完成.

雖然呈現的內容是上課時練習的主題,但是 整體呈現仍需花腦筋配置完成,

每個作品都有不同特色,每個作品尺寸都不一樣.有人加入獨有的個性色彩,有人利用自由曲線編織出整支羽毛,有人貼上亮晶晶的碎鑽,有人在色彩中表現生色盎然的嫣紅一抹...我面對這六幅精心製作的作品時,思考著如何排列出有動感,並且能盡量使用完同學交出來為了讓我裝飾的各項零件.

這是一個由"行跤花"壁飾中抽出三個練習主題的特別講習課  

這三個主題分別是  ---自由拼貼羽毛/自由曲線蕾絲編織/自由六角型縫製

所有學員完成的作品每個人都會不一樣,這是和其他老師的課程最大的不同吧 ,因為我刻意不提供整體配置圖稿.募集時沒有尺寸要求,事實上任何尺寸都可以組合起來,因為我會補足不同的角落.


組合的方式是 

*畫出草稿 

*先把所有壁飾排在一起 直到看起來平衡

*以冷凍紙畫出需補足的區塊 

*裁切出比紙型大5公分的布片 三層壓線完成

*利用相鄰壁飾交疊處 在原有滾邊條 落針壓縫(為了日後方便拆除  針目放大到5)

*將補足片一一放置於壁飾間  依然利用滾邊條落針壓縫合固定  

*將補足片修到離縫合線 1 公分處 

*縫上裝飾六角型及小小蕾絲編織片

(以上均以機縫)

*在壁飾背後以手縫方式縫上吊耳

完成 ~~

完成尺寸為140*113 達標展覽要求的 100公分下限 

僅以此文 感謝同學們的支持 

讓我們這場特別講習 能有一份具體的回憶 

也懇請大家在十一月份親身參與兩年一次的友好會拼布節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serenity--寧靜



牆面圓洞內 有木隔扇 半掩半開

窗外雲淡風輕

窗內未必全然昏暗

半開的窗扇旁流進暖風綠意

幽幽中自成一幅奇幻的抽象風景



我很喜歡手縫六角形

感覺很像在拼馬賽克

色彩轉換變化 好像可以流動似的

縱列27

橫向 36-38

因為是不規則散落

就粗略約計1000個吧

每個都是很好縫 不大不小的3公分六角形

最右邊綠色六角形縱隊

很仔細由正面延伸到背面

中段鑲嵌了一個淡紫色的圈圈

這個圈圈是給自己開心的小設計

裏面 我應該來繡個2025

今年 第一個作品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2025-03-09 國道馬拉松

 


持續才是力量

但顯然我的力量還不太夠

在4389人參賽的行列中,女性只有873人,難怪我覺得前後左右都是男性。跑著跑著,我有一種弱勢族群的感覺。

只有弱勢者才會感受到弱勢。

就像在田徑場上遇到大軍壓陣而來的跑班一樣,人多,勢就眾,這是自然現象。


我期待這種男女比例懸殊的現象以後有機會改變。事實上,它一定會改變。


我把參加路跑賽當作一件生活中特別的事,有點像拼布參展或是特別的旅行,有一個確定的日子在不久的將來,我必須安全地練習,穩定維持體力,注意身體健康,因為沒特別追求成績,略略的緊張感,但生活不至於緊繃。


國道馬拉松

4:30準時計程車發車(事前在網路預約好)

到達環河北路與敦煌路交叉口天橋下擠滿人,光是為了上天橋就排了四折長龍.

橋上風光很少見,但為了安全還是別拿出手機為妙。

起碼花了10分鐘才排隊走到堤防內的會場。

脫下外衣和長褲,寄物完成。我記得當天溫度好像是14度。

廁所很多,還有女性專用,讚!

還好我早排,一出來之後,發現隊伍好長喔 5:15上完廁所之後跟著人群走到國道上,竟然順勢就在最前面的隊伍。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前面出發,雖然是單調的國道,卻給我一種熟悉的安定感,除了在必要時進一下水站,我完全沒有去上廁所,我想這是非常特別的嘗試,原來我跑半馬也可以不用上廁所,真是太好了。

最後以兩小時16分穩定完成這一趟國道半馬。

以後還會有進步空間嗎?未來未知。















2025 京都拼布展

許多事 期待不要太高 就不至於太失望

所有事 凡是經歷過 都可以增長見聞,原來日本人的展覽和我想的不太一樣 



有時,我覺得自己太嚴肅,看開一點,一切都ok啦

然後  我跟郭老師說---我深深感覺友好會的展覽很有誠意而且夠專業,年底, 大放異彩沒有問題.

都專程飛一趟過去,還是想用照片記錄展覽的所見所聞,感想就不便說,現場的參展者心知肚明.


會場入口
海報由韓國設計



展覽會場入口



展覽會場 對面就有蔦屋書店



台灣參展者合照


代表台灣團體講話


這是我參與的三國創作作品
最後由韓方完成
展覽於平面桌上




這是我所完成的三國創作最後一棒
三國創作者除了完成三個輪流創作的過程之外
在最後一輪要展出者需繳交日幣4000
做為分擔展場費用
這次所有三國創作作品 都是放在長長的桌面上 
觀賞和拍照時都考驗來訪者的技術



這次參展的作品是"行跤花"
參展的人每幅作品需繳交日幣5000以分攤展覽費用
作品說明文字在兩週前即已送交
不過 實際情況是當天開展前一個小時 還在趕工徒手切割文件
然後在通力合作下勉強用膠帶貼在立板或作品上





這是三國合作作品的展覽方式 
放在長桌面上  長桌擺放在走道上
台灣作品大部份以透明釣魚線和別針擺放在立板
前後作品互揹



擺放作品利用長桌立起來
所以作品 只能以釣魚線別著小別針 別在作品上面


2025 到京都美山町的那一天

 













記美山町一日遊

當日的手機顯示氣溫8度,殘雪是前一天大雪的遺跡,彷彿不想忘記曾經有過的記憶。

我從大阪出發,搭遊覽巴士往北走,高速公路兩旁的積雪從零星漸漸增長為成堆成堆,越往北,路幅越縮小,路旁的殘雪堆積到公路上,從車窗往外看,山林裡、田舍屋頂上,白雪的厚度在長大。明明手機裡顯示8度,當我踏上美山町停車場廣場時,忍不住拿出背包裡的充電式手暖爐,心裏不禁喊了聲—好冷喔~整片被雪覆蓋的白色田野展現在眼前.

我後來在臉書貼文得知,三天後,這片殘雪只消失10%,明明每天都5度以上的氣候。

走在並不熟悉的雪地上,我步步為營,結了薄冰的地面對行人沒有慈愛心。

美山町有幾條步道,有一條可以伸展到積雪仍深的神社裏,但是裡面的雪太深了,我怕跌倒,不敢貿然進去。

有一間小店特別可愛,裡面擺放了很多當地大學生寄賣的手繪明信片。我拿到櫃檯結帳的時候親切又有耐心的小姐姐幫我把零錢全部攤在桌子上,一個一個數,從最小面額開始收集。她的這個舉動實在太令人感動了,於是我又多拿了一張明信片,希望可以記住她的溫柔。


每次的旅行都像夢一場。

回來整理資料的時候會懷疑是不是真的走過這一趟。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行跤花簡易版壁飾--教學樣本



取出壁飾"行跤花"其中三個元素組合成一個作品(教學用樣本)

其中包括 色彩拼貼羽毛/自由曲線蕾絲編織 /直接壓線縫製六角形 

不管是那一種技巧,皆可應用在自己的創作中


自由的意思就是有選擇,有運用的能力 

手上能掌握的技巧愈多,作品就能愈靈活不受限


光是底布或背景不同,同樣的羽毛也可以有不同的姿態 

一樣的自由曲線蕾絲編織,在行跤花裡面是大地的紋路,在此,與紗網結合,鏤空的蜘蛛網高高懸掛在林中,與羽毛共舞.

直接壓線縫製的六角形,在理解"小木屋"工法之後,不論有多少布片,都可利用模矩規範出不同大小的單元,讓作品更豐富有趣,同時可以調整壁飾尺寸與色彩,是很有趣又好用的工具型元素.

三支羽毛先配置在精選的底布上




羽毛以自由曲線
背景則簡單直線壓線


做了很多六角形 
大中小不同尺寸都有 



將六角形安排在壁飾上與下 增加作品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