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六角型紀錄

 


八月快結束了 我什麼都沒紀錄 (心虛⋯)

沒有做任何重量級的事

所以沒有重要的事可以記?

即使每天都做一點小小的事

但 沒動力記錄下來?

每天都很熱 

偶爾看到日本40度高溫的新聞 讓我有點慶幸 還好台北只到37或38

因為這麼熱 而且是持續這麼熱 讓我有點提不起勁 兩個待壓線的壁飾 束諸高閣  在等冬天嗎?

只有六角型拼接 沒有負擔

因為很慢 甚至無法訂出進度 

只能一點一滴慢慢累積

累積到看得到形狀時 才想到應該記錄一下

常常 我滑著手機 看到現在世界上浮得上檯面的壁飾都是什麼模樣 是誰得獎了 是誰獲得好評 是誰人氣衝最高⋯

不是說 應該要各方嘗試看看嗎?為什麼世界的方向看起來好一致 


我覺得自己好像回到90年代 每當看到別人穿什麼 我就不想再穿同一套⋯

這樣的我 躲在六角型拼接裡 找一個最不費大力氣的方式(要有耐心)做著自在的我心中的壁飾 天知道我會做到民國畿年才能結束.


以下的照片都是些片斷 在還沒組合起來時  每一個局部好似都充滿不同的可能性 









我會在下面先墊上配色棉
一個個小小六角型安排好位置之後 
把組合好的取走
只留下待拼接的小碎片
慢條斯理地縫合起來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2025-0826 去指宿砂浴的那一天

 


我想,如果兩個月前我去指宿的那天像今天一樣酷暑,我是絕對沒有勇氣花錢請人把我埋到砂堆裡排毒的.

搭指宿觀光列車,然後去指宿砂浴 是我安排鹿兒島之旅的重頭戲.

我們在飛機到達福岡的當天,就先去把JR pass換好票,然後在車站也劃好隔天的觀光列車座位,拉著行李箱搭新幹線到鹿兒島車站,休息一晚後,直奔火車站.

雖然是週六的班次,其實都還畫得到位置,只是去程三人位子錯開,買觀光列車紀念品還得透過line聯絡互通訊息.回程也沒法聚在一起,但至少有對著窗戶的觀景位子,能夠一路飽覽海天一色,實在太暢快了.

台灣人俗稱的黑白郎君列車裡有書架,書架裡放著很多有關浦島太郎的故事書,車門開啟的瞬間會噴出水霧,就像浦島太郎打開玉手箱之後黑髮瞬間變白髮的情節,觀光列車車頭一半黑,一半白,很少有乘客沒來拍照.

即使是六月的週末,通往指宿的玉手箱列車並沒有全滿,鐵道經營看起來很不容易啊.

指宿是個小地方,很小,小到讓下車的人都很自在.車站一出來就看到黑白郎君般的郵筒,車站廣場旁有小涼亭,涼亭內設有足浴處,座位空無一人,我和小月亮包場,悠哉聊天泡到爽.

火車站到砂浴場”砂樂”徒步約二十分鐘.這一路上雖然沿著最重要的商店街走,但是沒有一間店開著,整條街都睡著了,在中午十一點多,寂寥空虛到懷疑指宿是不是個空城.

砂樂位於海邊,海浪拍打到岸上時,總是會飄起白煙,海岸的沙是燙的,砂浴業者就是靠燙燙的砂做起這門生意.

海岸邊立著一棟三層樓的會館,先到會館交了錢,把衣服全部換下來改穿浴衣,手上拿著另一條小毛巾,什麼也不能帶的走到通往海岸砂場的小通道.因為什麼也沒帶,所以,既沒有相機,也沒有手機,所有記錄都不被予許.男女分成兩區,從衣物櫃到入口都是分開的,我有點擔心不會日文的爸爸會不會有狀況.

我和小月亮被安排到內側走道旁,面對檔土牆壁躺在沙上,工作人員教我們如何用小毛巾把頭包起來,然後,拿著鏟子的阿桑開始往我身上堆滿砂.

原來砂子這麼重啊!我心裡暗暗驚嘆,彷彿有了全新的發現.

砂子上的溫度從最開始的溫熱隨著時間愈來愈高,我有點擔心躺在隔壁的小月亮會不會受不了.

“沒有到他們說的十五分鐘也沒有關係,太熱受不了就起身吧!”

“沒問題啦~"

老實說,我應該注意的是自己超過半百的年紀,她是個年輕人,跟本用不著擔心,這是當媽媽的”職業病”,很難改.

看著掛在面前擋土牆上的掛鐘,我計算著到底啥時十五分鐘才會到.

砂子壓在身上,有一種深沈的負重感,這讓我的汗不斷滲出來,感覺血壓慢慢升高,脈搏持續加快,我聽得到海浪的聲音,但看不到海和天空.心裡其實有點不安,但看著別人好像都沒事,我只好耐著性子等待秒針繞行整整十五圈.

眼前突然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是爸爸.

“你怎麼會知道我們在這裡呢?"

“因為我聽到你在擔心女兒的說話聲,我面向大海那側,可以看十五分鐘海邊的風景....”(不公平!!!!)

從砂堆出來之後,渾身舒暢,那是一定的,身上的砂的重量消失了.

那天晚上,小月亮跟我說,皮膚感覺變滑嫩了耶~~咦?我沒有特別感覺.

我只記得離開砂場時,看到一位老太太正要躺在離人群很遠的位子.看來是個當地常客,她一定覺得熱砂有特別功效,我猜她應該來過一百遍了.

今天我把在指宿會館買的毛巾拿出來洗,忍不住回想兩個月前那一天砂浴的體驗.全身上下被熱砂包覆,難忘的回憶.

就是俗稱的黑白郎君 


列車有一側是觀景窗位子
全數對號座位 沒有站票

觀光列車車窗

觀光列車紀念品 布丁和汽水

無人的指宿街道

這個棚架下方就是砂浴場


在會館二樓買的冰棒


右上角棚架內 就是砂浴場
下雨也不用擔心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仿手縫筆記


 

機縫筆記 —“看起來”仿手縫的機縫花盤運用

雖然不是一個常用的技巧,嗯 就是因為不常用
所以才更需要筆記一下

我的機器是車樂美8900 其中
壓線花盤裡的D97 或是140
原理是這樣的
*上線為透明線—將上線壓力調整到5(或6,7)—為的是強大到把底線拉到表面上來 並且讓上線隱藏(貌似看不見)
理解這點 就可明白為什麼上線用透明線較方便 但其實不限於透明線

*底線壓力小一點 以便上線可將其拉至表面, 所以最後看到的是底線

*底線若是絲滑柔順 效果較佳 不用擔心下線壓力 

*速度慢 很重要

*針目大 看得清楚 我都調整到3.5 或4

說是仿手縫 看起來類似手縫而已 
手感完全不同
在壓線有需要強化時我想我仍會手縫
只因為縫紉機有這項設計 不仿試試看 

所謂上線用透明線 確實會強化虛實的視覺效果 
不過 即使不調上線壓力 不用透明線 仍然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線的表情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八月份 集體創作 慢慢地 飄起來



 2025年八月份的集體創作  完成了 


作者:黃麗靜/陳淑惠/曾美惠/楊琇婷/楊德英/翁慧真

組合者:陳翠華 


回朔今年五月25日 當天異常涼快 攝氏21度 很特別的溫度

與例年來的五月份動不動三十度以上 比起來 令人難忘 

事實上 這是突然降溫 前面幾天  世壯運賽道上總是高溫或是午後雷陣雨 沒想到 半馬公路賽這天會是這麼涼快的日子 

最初 我報名了這場半馬路跑 身為台北市民 實在應該鼎力支持  不過 後來查了一下往年五月下旬的溫度 又讓我打了退堂鼓 決定上網取消報名資格....

彷彿早有天意  同一天 特別講習承蒙同學們的支持  順利開課 很幸運在5/25 5/26兩天順利完成.

課後的作業 陸續有多人進行中 但依然沒見到任何人完成作品

十一月  友好會的展覽作品募集的尺寸是100公分以上 對沒有壁飾創作經驗的人而言  確然有門檻 

一直到六月中,我在群組裡發起活動 目的是刺激學員們早日完成作品,同時,將尺寸可能不到100公分的若干個小壁飾組合成一個尺寸夠參展的大壁飾,

一個壁飾由多人完成,不亦樂乎.

一個小小的想法,竟然得到多位學員支持,不但花時間重新整理上課所學,每個參加者都把小壁飾認真完成,準時交出.

我的課程裡,沒有精確的稿子,學員必需靠自己把整個小壁飾完成.

雖然呈現的內容是上課時練習的主題,但是 整體呈現仍需花腦筋配置完成,

每個作品都有不同特色,每個作品尺寸都不一樣.有人加入獨有的個性色彩,有人利用自由曲線編織出整支羽毛,有人貼上亮晶晶的碎鑽,有人在色彩中表現生色盎然的嫣紅一抹...我面對這六幅精心製作的作品時,思考著如何排列出有動感,並且能盡量使用完同學交出來為了讓我裝飾的各項零件.

這是一個由"行跤花"壁飾中抽出三個練習主題的特別講習課  

這三個主題分別是  ---自由拼貼羽毛/自由曲線蕾絲編織/自由六角型縫製

所有學員完成的作品每個人都會不一樣,這是和其他老師的課程最大的不同吧 ,因為我刻意不提供整體配置圖稿.募集時沒有尺寸要求,事實上任何尺寸都可以組合起來,因為我會補足不同的角落.


組合的方式是 

*畫出草稿 

*先把所有壁飾排在一起 直到看起來平衡

*以冷凍紙畫出需補足的區塊 

*裁切出比紙型大5公分的布片 三層壓線完成

*利用相鄰壁飾交疊處 在原有滾邊條 落針壓縫(為了日後方便拆除  針目放大到5)

*將補足片一一放置於壁飾間  依然利用滾邊條落針壓縫合固定  

*將補足片修到離縫合線 1 公分處 

*縫上裝飾六角型及小小蕾絲編織片

(以上均以機縫)

*在壁飾背後以手縫方式縫上吊耳

完成 ~~

完成尺寸為140*113 達標展覽要求的 100公分下限 

僅以此文 感謝同學們的支持 

讓我們這場特別講習 能有一份具體的回憶 

也懇請大家在十一月份親身參與兩年一次的友好會拼布節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serenity--寧靜



牆面圓洞內 有木隔扇 半掩半開

窗外雲淡風輕

窗內未必全然昏暗

半開的窗扇旁流進暖風綠意

幽幽中自成一幅奇幻的抽象風景



我很喜歡手縫六角形

感覺很像在拼馬賽克

色彩轉換變化 好像可以流動似的

縱列27

橫向 36-38

因為是不規則散落

就粗略約計1000個吧

每個都是很好縫 不大不小的3公分六角形

最右邊綠色六角形縱隊

很仔細由正面延伸到背面

中段鑲嵌了一個淡紫色的圈圈

這個圈圈是給自己開心的小設計

裏面 我應該來繡個2025

今年 第一個作品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2025-03-09 國道馬拉松

 


持續才是力量

但顯然我的力量還不太夠

在4389人參賽的行列中,女性只有873人,難怪我覺得前後左右都是男性。跑著跑著,我有一種弱勢族群的感覺。

只有弱勢者才會感受到弱勢。

就像在田徑場上遇到大軍壓陣而來的跑班一樣,人多,勢就眾,這是自然現象。


我期待這種男女比例懸殊的現象以後有機會改變。事實上,它一定會改變。


我把參加路跑賽當作一件生活中特別的事,有點像拼布參展或是特別的旅行,有一個確定的日子在不久的將來,我必須安全地練習,穩定維持體力,注意身體健康,因為沒特別追求成績,略略的緊張感,但生活不至於緊繃。


國道馬拉松

4:30準時計程車發車(事前在網路預約好)

到達環河北路與敦煌路交叉口天橋下擠滿人,光是為了上天橋就排了四折長龍.

橋上風光很少見,但為了安全還是別拿出手機為妙。

起碼花了10分鐘才排隊走到堤防內的會場。

脫下外衣和長褲,寄物完成。我記得當天溫度好像是14度。

廁所很多,還有女性專用,讚!

還好我早排,一出來之後,發現隊伍好長喔 5:15上完廁所之後跟著人群走到國道上,竟然順勢就在最前面的隊伍。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前面出發,雖然是單調的國道,卻給我一種熟悉的安定感,除了在必要時進一下水站,我完全沒有去上廁所,我想這是非常特別的嘗試,原來我跑半馬也可以不用上廁所,真是太好了。

最後以兩小時16分穩定完成這一趟國道半馬。

以後還會有進步空間嗎?未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