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5 the celebratio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5 the celebratio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18--九月上海展

補記今年九月上海展
非常感謝台灣手藝設計協會駱小姐邀約 
這是我第二年參加中國上海展
提出了兩件我自己很喜歡的作品,一件是色彩濃烈的"慶典”
一件是非常單純且抽象的黑白作品"墜入紅塵“

傅姐有參展,因此請她幫我拍照 
也有駱小姐給我的照片
非常感激
慶典


墜入紅塵




有關慶典
the celebration

有關墜入紅塵
the falling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2016 the celebration now in the National Quilt Museum --Paduca,U.S.A.



the Celebration "慶典"199*175cm
正在美國拼布博物館展出
Gala of the Unexpected
April 14 - July 12, 2016
The National Quilt Museum • 215 Jefferson • Paducah, KY 42001 • 270-442-8856

一份 2010年畫的圖稿,以萬花筒為基底所製作的壁飾

 2015年四月動工
 2016年入選參展
拼布博物館 25週年慶特展,期待我的慶典帶上無限的祝福











有關Celebration的一些過程


從 2015 年四月份,我打定主意好好的,用心的做出這個壁飾時
我也同時在臉書上"連載"
每一天晚上我會貼出那天的成果,單單只看一張照片是看不出所以然來的
可是,我樂此不疲
好多個日子之後才會組成一小條
又好多個日子之後,這些條條終於可以組出略具象的畫面
我親愛的臉友們天天看著,像在看不知道會不會有結局的連續劇
就這樣
壁飾真的組合好了
所有的過程都有臉友陪著
非常有意思的過程

其實,我要說的只有一件事---Pattern啊---一定是與隔壁合起來才會有意思的
單獨的Pattern說的太單薄
如果組合起來,單字可以成句子,句子可以變文章,這才是PATTERN的力量
以下我就一口氣貼一些與大家分享過程中的種種

























有關Celebration的一點舊事--緣起於今敏的盗夢偵探(パプリカ)




下面貼的文 是我在 2010年 11月所寫下的部落格文字,那時是貼在Yahoo部落格
看完電影的那天晚上,我畫下我心中的"萬花筒",整個色彩的構成其實被電影影響不少,圖面上的日期是 2010.11.21,簽在旁邊的主題我寫下Ecco La Celebrazione
那時,我就相信,有一天我會把它做出來
是的,2015年我動手做了,因為我看到隔年的quilt museum.org美國拼布博物館有個特別徵件,完全不設限的主題發揮,
2016年我參加了,很幸運進入參選作品,這就是這份作品的前身及緣起-----今敏的盗夢偵探.

2010.11.21


我搶到今敏的盗夢偵探(Paprika)的票了,這是我缺席了好幾年金馬影展之後觀賞的唯一影片,事實證明,排開所有其他事情,只為專心投入到這部片子的二個小時, 確實物超所值
導演今敏,因為千年女優而廣為動畫電影迷喜愛,其畫風之多彩,情節想像力之豐富,時空背景穿插之高段,音樂層次之多變乃至經典電影元素之取樣與對自己作品的嘲諷與自傲,都是很難找出第二人的上等佳作.
盗夢偵探藉由做為精神治療利器的入夢機器失竊說起,整部片迴盪在現實與夢幻,網路與個人的存在之間,人物個性鮮明靈動,充滿日本色彩,要說想像力的表現,實在不是好來塢片所能比擬的
本片改編自小說家筒井康隆同名作品,是2006年威尼斯影展的參賽片,和今年國內上映的"全面啟動"都是以夢境為主題的電影,前者是四年前的發想呈現,利用電子儀器進入他人的夢境,搞得所有人的夢都攪在一起;後者是無中生有,造出夢境,並引誘人物進入所造夢境達到改變當事者想法的事實.要說原創性,就不能不看看發表的日期,我卻覺得追究這點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是呈現出來的效果,導演的想望和觀眾的感受.更何況現今電腦特效如此發達,我想,動畫迷真心想看的,絕對是作者筆下的魔幻世界,科技的運用仍然取決於人類的判斷,這也是盗夢偵探給我們的警示.


這次金馬影展把今敏的四部片子集結起來放映,真是難得的機會,如果不是有加映場,我大概也無法在大螢幕前看到這部佳作,
2006年的盗夢偵探
2004年的東京教父
2001年的千年女優
1997年的藍色恐懼
浮生織夢者是這次影展對今敏影片所下的標題,一個充滿和魂的創作者,一個可以刺激觀眾無限想像的電影人.
我很喜歡去看影展,看影展的人也似乎與上院線片的觀眾給人很不同的感受.落單的觀眾居多,畢竟成為影痴後再要把同好與場次一併考量,那麼追起電影來更加困難,我一個人獨坐在畫好的位置上,看著一個一個進場的男生,女生,有老的,有少的,學生群居多那是一定的, 影痴的培養就從學生時代開始.

我從大學開始就養成單獨看電影的習慣,起因是為了配合同好往往就此失去觀影的機會,我是自私的,雖然少了即時與朋友分享的興奮,可是也減少許多不同意見的衝突.漸漸地,我變成不太習慣和別人一起看電影,覺得看電影就像看書一樣,專心重於一切.闔家歡的片子往往租回家看,坐在沙發上即使想起身上個廁所還可以按暫停.

小月亮不愛電影院,她討厭電影院的音響太大聲,她討厭整個空間暗得伸手不見五指,當她還是低年級的時候,我帶她上了電影院,即使是兒童片,她還是整個人窩在我的大腿上,因為她不敢一個人坐在單獨的位子上.虧我還買了她的票,下次說要看電影時,她都希望可以等到DVD出來後再租回家看,而且,最慘的是,因為她不去看,所以其他人也不可以去看.

也許再過幾年,等她年紀大一點時,就會明白,除了娛樂之外,在這個暗暗的放映廳中,將會得到多少創作的養份,會看到多麼奇異的情節,多麼瑰麗的色彩,多麼動人人的畫面,多麼驚人的音樂和想像,電影,一個人類社會才有的神奇發明,可以關在小室裡,卻得到無限擴展的視野.
******
有關今敏電影在網頁上找到這份報導:
2010年8月24日,日本動畫教父今敏因胰臟癌去世,世界影壇痛失一名卓越的動畫導演,為了向這位曾帶給觀眾無限感動的動畫大師致敬,也讓台灣影迷們能夠在大銀幕上重溫這位「夢境製造者」讓人驚嘆不已的作品,金馬影展將完整放映今敏導演的四部動畫長片:《藍色的恐懼》(Perfect Blue,1997)、《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2001)、《東京教父》(Tokyo Godfathers,2003)與《盜夢偵探》(Paprika,2006),邀請影迷們再次進入今敏電影的世界,感受他對電影、生命的想法與熱情。
今敏的作品一向有著複雜的人物心理狀態,但主題上又充份展露出社會反省與關懷,透過他最擅長的虛實交融手法、炫麗的畫面節奏,每每都能讓觀眾在大呼過癮之餘也同時為之動容。他的首部動畫長片《藍色的恐懼》題材驚悚,描述一位演藝圈偶像要轉型成為演員,身邊的人卻陸續遭到殺害身亡,層層的謎團隱藏著驚人的真相;《千年女優》表面上是個愛情故事,但卻完全跳脫通俗劇的單純架構,以電影記憶牽動歷史經驗,強大的張力宛如漩渦般地讓人捲入主角的世界;《東京教父》從三個流浪漢與一個棄嬰身上尋找溫情與幽默的元素,是今敏最淺顯的作品,回歸到身為現代日本人的現實生活;《盜夢偵探》則改編自筒井康隆的小說,主角可以進入別人夢境的設定,會讓不少觀眾聯想到最近的「全面啟動」,但這部作品最精彩的還是對人心的挖掘

當然啦---最後我還是改了稿子的施工細節
依賴的全是當年的初稿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壓線---the celebration 2015



中颱昌鴻來襲,放假一天,本以為還好,沒想到時間愈晚,風雨似乎有加大的跡象.
路上的雨從北方斜衝下來,掃進整個騎樓,大雨把我的陽台和窗戶都刷洗的乾乾淨淨.風勢很大,間歇吹著,非常典型的颱風,希望它快快離開.
放假的這一天,我一早就進了工作室,本來排定要去的銀行,郵局,教室都免了,怕被斜雨淋成落湯雞,連市場都不去了,改到微風超市買些補充品,這一天有點像撿到的,卻又不是,總歸得還,下週再去辦該辦的事.
於是我壓線
   一個早上可以專心壓線三個小時真是難得.


順便記下一些與壓線有關的心得,也許對初入自由曲線者有若干幫助

1.挺直腰,壓線時不要彎腰駝背,不要把眼睛貼到針尖上.
2.光線充足,太暗的室內光有礙視力,有時以為看得清楚就好,殊不知光線不充足容易造成眼睛疲累,得不償失.
3.選擇適當的針,許多特殊用線如果還用著普通針,不是常斷線就是針目不美.
4.放鬆肌肉,不要忘記呼吸,如果一直憋著氣,短時間內就會受不了,更別提一天壓線八個小時的宏願.
5.縫紉機前方備一桌,避免讓太大的壁飾重量影響壓線.
6.在機器上調整好速度,腳踏板踩足,以利穩定控制速度與針目大小.(意思就是--別用腳踏板來控速,初學者總是不穩)
7.由壁飾中央往外圍壓線起,不要反其道而行.
8.壓線速度不宜過快
9.先思考全局,再填充細節
10.常常練習